一、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
二、诺如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原因
病例间密切接触
呕吐物消毒处置不规范
首发病例未及时,未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三、诺如病毒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HP,未见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四、诺如病毒简单诊断:
符合以下标准,可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潜伏期24——48小时
呕吐和腹泻为主,可伴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病例以呕吐为主。成人病例腹泻为主。
病程12——60小时
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排便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确诊病例
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出诺如病毒。
传染源:
隐形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在自然界中污染水或间接污染食品,很容易造成暴发,暴发中涉及的食品广泛,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等直接食品为主。
传播的途径:
粪—口途径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由于病人的呕吐物与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可传染。
聚集性病情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1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或连续3天内发生5例以上以呕吐和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例
五、诺如病毒的预防:
确保饮食、饮水卫生
u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内部食品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u 饮食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确保提供卫生安全的食品。
u 提供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u 做好粪便、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u 大力开展以除“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宣传教育
u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知识的宣传。
u 我们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习惯。
u 不吃生或半生海水产品等食物,勤洗手、正确洗手。
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
u 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消毒处理法》要求、规范开展日常防范性消毒工作。
u 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病人,要对其进行隔离,尽快采取消毒措施
u 平时加强通风,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保持好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u 流行季节、对门把手、水龙头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为定期进行消毒。
u 配备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相关人员及时洗手,必要时免洗型手消毒液
疫源地消毒
u 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用于漂白粉(加入量为排泄物的1/3)搅拌均匀、放置1—2小时后倒入厕所内。
u 病人衣物、床单、食具等可先煮沸消毒15 —20分钟后再清洗。
u 居室、地面、家具、食具等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拭或擦拭消毒。病人和家属的手饭前便后可用0.5%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
u 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六、现场控制
u 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症状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u 病人症状消失后72小时后,方可复工、复学。
u 从事保育、食品和制水人员等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u 病人呕吐物、腹泻物等处理
u 病人呕吐物、腹泻物及时掩闭覆盖,消毒清理。
u 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按要求进行清洁消毒
七:请家长配合消毒处理:
u 呕吐物/排泄物:覆盖漂白粉(固体)作用30分钟
u 容器物品: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
u 表面处理:桌面/地面/门把手84消毒液范围控制范围进行擦拭。
u 通风处置:增加通风频次
u幼儿有类是及时联系我园并就诊,对我园发现的要配合就诊。
u就诊后及时把情况告诉我园,便于采取消毒隔离及上报工作。
u幼儿确诊后请把幼儿的被褥等用品带回家洗晒。
u幼儿隔离期间(症状消失后3天)要按时服药和注意休息。居家治疗的儿童,禁止外出,不能接触其他儿童。
u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u幼儿隔离期满返园前一定要医院复查,确认痊愈并携带好医生的返园证明才可返园。